
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,而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核心原料。当人体缺碘时,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,会引发一系列甲状腺问题:对普通人群:缺碘会导致 “碘缺乏病”,最常见的是甲状腺肿大(俗称 “大脖子病”),还可能影响身体代谢、生长发育,儿童缺碘会导致智力发育迟缓、身材矮小,孕妇缺碘则可能造成胎儿先天畸形、流产等严重后果。加碘盐的作用原理:我国曾是碘缺乏病高发国家,自 1995 年推行 “全民加碘盐” 政策后,通过在食盐中添加适量碘(通常为碘化钾或碘酸钾),让大众在日常饮食中轻松补充碘元素,从源头减少缺碘导致的甲状腺病,目前已有效控制碘缺乏病的流行。 一,“所有人都该多吃加碘盐”?这 3 类人需 “特殊对待” 加碘盐虽能防缺碘型甲状腺病,但并非 “多多益善”,更不是所有人都适合。以下 3 类人群需严格控制甚至避免食用加碘盐,否则可能加重病情:甲状腺功能亢进症(甲亢)患者:甲亢患者本身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,而碘会促进甲状腺激素合成,若再吃加碘盐,会如同 “火上浇油”,导致心慌、手抖、多汗、体重下降等症状加重,甚至影响治疗效果。甲状腺炎患者(如桥本甲状腺炎):这类患者的甲状腺组织存在自身免疫损伤,对碘的耐受性较低。过量摄入碘可能刺激甲状腺,诱发或加重炎症反应,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波动,因此需在医生指导下确定是否食用加碘盐及食用量。居住在高水碘地区的人群:我国部分地区(如河北、山东、河南的部分县市)属于高水碘地区,当地水源、土壤中碘含量已较高,居民通过饮水、食用当地农作物就能摄入足够的碘。若再吃加碘盐,会造成碘过量,反而可能引发 “碘过量型甲状腺肿”“甲状腺功能减退” 等问题,这类地区通常会供应无碘盐,居民应优先选择。 二,普通人吃加碘盐,也需避开 “2 个误区” 误区一:“加碘盐吃得越多,防甲状腺病效果越好”。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人每日碘摄入量为 120 微克,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 5 克(约含碘 100-150 微克)。若过量摄入碘(每日超过 600 微克),不仅无法防甲状腺病,还可能导致 “碘致甲状腺功能异常”,出现乏力、怕冷、记忆力下降等症状,甚至增加甲状腺癌的风险。 误区二:“加碘盐随便放,烹饪时早下锅”。碘(尤其是碘化钾)易挥发、易溶于水,若将加碘盐敞口存放,或在炒菜时过早下锅(如热油时就放盐),会导致碘大量流失,失去补碘效果。正确做法是:加碘盐密封存放在阴凉干燥处,炒菜时在菜肴即将出锅时放盐,最大程度保留碘含量。
展开剩余24%加碘盐是预防缺碘型甲状腺病的 “健康卫士”,但 “卫士” 也需 “合理调用”——适合吃的人要 “适量吃”,不适合吃的人要 “选对盐”。建议大家根据自身情况(是否有甲状腺疾病、是否居住在高水碘地区),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选择食盐类型;普通人群日常吃加碘盐时,控制好摄入量、正确储存和烹饪,才能让加碘盐真正守护甲状腺健康,避免 “补碘” 变 “伤碘”。
发布于:北京市广瑞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